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國門而軫懷兮,甲之朝吾以行。
發郢都而去閭兮,荒忽其焉極。
楫齊揚以容與兮,哀見君而不再得。
望長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過夏首而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
心嬋媛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蹠。
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為客。
淩陽侯之氾濫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
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
羌靈魂之欲歸兮,何須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遠。
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
哀州土之平樂兮,悲江介之遺風。
當陵陽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為丘兮,孰兩東門之可蕪。
心不怡之長久兮,憂與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遼遠兮,江與夏之不可涉。
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復。
慘鬱鬱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外承歡之汋約兮,諶荏弱而難持。
忠湛湛而願進兮,妒被離而鄣之。
堯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眾讒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偽名。
憎慍惀之脩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眾踥蹀而日進兮,美超遠而逾邁。
亂曰:
曼余目以流觀兮,冀壹反之何時。
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飄羽曰:
我們遊遍四方
總是從下一棵樹出發
返回,為了命名
那路上的哀傷
--北島〈下一棵樹〉
中國的第一位有名字的流亡詩人,目前知道的是屈原;開創中國文學史上的流亡系譜的,也是屈原。屈原忠君愛國、身負才能卻遭讒被疏、被放,最後哀楚國之將亡,投汨羅江殉身。流亡一詞必然牽涉到的身心摧殘,歷歷在目於一篇篇血淚與憤懣交織的詩歌。其中,〈九章‧哀郢〉對於異地鄉思、君臣、自我與他者、時間與空間等中國文學時常處理的的關係都有所照應,並且三者互相勾連,形成多面的巨大張力,而在其中拉鋸、推動的,就是屈原「悲時俗之迫阨」的躍動心靈。
屈賦之抒情模式,在此姑且名之為「動態抒情」,意思不但是指他的情感濃度會隨著篇章的開展不斷上下跳躍,產生極大的張力,另一方面,尤其是在涉及流亡的篇章,在敘寫流亡的過程中往往也飽含情緒,如此,流亡時那時而惶惶不安,時而忿忿不平的情感便如在眼前。此篇最明顯的地方在於他描寫離開郢都後數度回望的情景,他常常是先寫往何處去、做了什麼事,緊接一句心情的直接抒發,如「過夏首而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說他船過夏首向西漂浮,回頭想望見郢都的龍門(在郢都之東)已不可得,已暗示故都之不可見與其不捨,接著屈原就感情濃烈的說道:「心嬋媛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蹠」,直接道出他心頭掛念難解,卻又不知何去何從的複雜心緒,而這心理剖白又非單純發洩,而是照應到其實際上流亡的無定行旅,因而敘事和抒情在此得到完美的統一。相較於《詩經》以降的溫柔含蓄傳統,他常轉強烈的情緒詞為動詞,使他的情感彷彿也有了動作和力量,如「哀見君而不再得」、「哀故都之日遠」、「哀州土之平樂兮」的「哀」,直接點出他對君、故都、州土的濃重悲懷,不假雕飾,情感自然噴發。
以這種抒情模式為基底,在〈九章‧哀郢〉中屈原拋出在其詩歌中也十分常見的對立命題,亦即第一段所言的家國/異域、君/臣、我/他和時/空。此篇的寫作背景歷來爭論不休,這裡暫且依照近人游國恩先生的看法,定此篇作於頃襄王二十一年,白起破郢,此時屈原被流放到陵陽,聽聞此消息,想像郢都被毀,並回憶九年前被放的情景,遂成〈哀郢〉。如此,則至「蹇侘傺而含慼」為止,皆是屈原離開郢都到陵陽的過程記述。即使被放已九年,屈原的故國之思不改其真摯深切,雖是回憶,然而他以上述的「動態抒情」模式去書寫,卻如同好像再度親身經歷一般,難怪明代汪瑗《楚辭集解》會以為此篇是屈原在郢都被破、被秦君作為罪人遷往東方時所作。在家國/異域的糾纏中,屈原不斷加疊故國的景物和流亡中的行經處,再加以對回望的描寫,因而使離異的空間感加深加廣,而情緒也就因而深刻。另外,在此部分的家國之思與忠君之情也揉合難分,因而此部分反覆出現的「哀」字,就不單單只是傷懷一義,而暗藏憤懣之意,開啟後段「我/他」的命題。
從「外承歡之汋約兮」到「美超遠而逾邁」,屈原又展開他念念不忘的君子、小人之對抗。小人們外表忠厚、慷慨實則嫉人、軟弱,人多勢眾,君子代表大概只有屈原一人,被潑灑汙濁的「偽名」,實則內含「脩美」而不被君王所知,小人與君子在短短數句間形成巨大對比,善惡自見。因此,屈原與君王,形成了心理上的放逐與被放的關係,從郢都到陵陽距離雖長,還是可以跨越,君心被小人障蔽之後,卻是永遠都無法重返了。所以最後屈原慨然:「眾踥蹀而日進兮,美超遠而逾邁。」屈原以「超遠」、「邁」等形容空間的詞彙來形容這段差距,心理空間的放逐與地理空間的流亡,在此合而為一,深廣難測。我們還可以看到,屈原以突顯自我、批判小人作為此篇主要文字的結束,其實不但點出屈原何以被放,還隱約暗示楚國之所以國勢敗落至郢都被破,不就是因為君與賢臣產生心理上的隔閡,因而導致了實際上的流亡嗎?如此,看似單純抒發哀憤的文句,又暗藏屈原對國事熱情的關注與清醒的認知。
最後的亂辭,總結其流亡之迷茫、欲返不可得的哀傷與自表無罪的吶喊,最後以問收結,餘音不絕。屈原沒有忘了的有很多:君、國、鄉……然而,他最沒辦法忘記的,大概還是一直質問也一直堅持的自我吧?他的回憶並非機械的複述過去,他的批判並非推導公式般的操作,而是飽滿了他亟欲以文字為掛心的人事物防腐、防衛的強烈感情,而我們都知道,在現實上他完全失敗了。他不斷尋找「下一棵樹」,又不斷想「返回」,直到他發現整個世界都已荒蕪,那就是他人生的鐘點。其實他隱約也知道,魂牽夢縈的郢都(理想美政的投影)早已成了廢墟,「曾不知夏之為丘兮」,可是在〈九章‧哀郢〉中,兩千年後的現在,我們仍聽見他不懈的疾聲吶喊。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國門而軫懷兮,甲之朝吾以行。
發郢都而去閭兮,荒忽其焉極。
楫齊揚以容與兮,哀見君而不再得。
望長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過夏首而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
心嬋媛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蹠。
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為客。
淩陽侯之氾濫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
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
羌靈魂之欲歸兮,何須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遠。
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
哀州土之平樂兮,悲江介之遺風。
當陵陽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為丘兮,孰兩東門之可蕪。
心不怡之長久兮,憂與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遼遠兮,江與夏之不可涉。
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復。
慘鬱鬱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外承歡之汋約兮,諶荏弱而難持。
忠湛湛而願進兮,妒被離而鄣之。
堯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眾讒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偽名。
憎慍惀之脩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眾踥蹀而日進兮,美超遠而逾邁。
亂曰:
曼余目以流觀兮,冀壹反之何時。
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飄羽曰:
我們遊遍四方
總是從下一棵樹出發
返回,為了命名
那路上的哀傷
--北島〈下一棵樹〉
中國的第一位有名字的流亡詩人,目前知道的是屈原;開創中國文學史上的流亡系譜的,也是屈原。屈原忠君愛國、身負才能卻遭讒被疏、被放,最後哀楚國之將亡,投汨羅江殉身。流亡一詞必然牽涉到的身心摧殘,歷歷在目於一篇篇血淚與憤懣交織的詩歌。其中,〈九章‧哀郢〉對於異地鄉思、君臣、自我與他者、時間與空間等中國文學時常處理的的關係都有所照應,並且三者互相勾連,形成多面的巨大張力,而在其中拉鋸、推動的,就是屈原「悲時俗之迫阨」的躍動心靈。
屈賦之抒情模式,在此姑且名之為「動態抒情」,意思不但是指他的情感濃度會隨著篇章的開展不斷上下跳躍,產生極大的張力,另一方面,尤其是在涉及流亡的篇章,在敘寫流亡的過程中往往也飽含情緒,如此,流亡時那時而惶惶不安,時而忿忿不平的情感便如在眼前。此篇最明顯的地方在於他描寫離開郢都後數度回望的情景,他常常是先寫往何處去、做了什麼事,緊接一句心情的直接抒發,如「過夏首而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說他船過夏首向西漂浮,回頭想望見郢都的龍門(在郢都之東)已不可得,已暗示故都之不可見與其不捨,接著屈原就感情濃烈的說道:「心嬋媛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蹠」,直接道出他心頭掛念難解,卻又不知何去何從的複雜心緒,而這心理剖白又非單純發洩,而是照應到其實際上流亡的無定行旅,因而敘事和抒情在此得到完美的統一。相較於《詩經》以降的溫柔含蓄傳統,他常轉強烈的情緒詞為動詞,使他的情感彷彿也有了動作和力量,如「哀見君而不再得」、「哀故都之日遠」、「哀州土之平樂兮」的「哀」,直接點出他對君、故都、州土的濃重悲懷,不假雕飾,情感自然噴發。
以這種抒情模式為基底,在〈九章‧哀郢〉中屈原拋出在其詩歌中也十分常見的對立命題,亦即第一段所言的家國/異域、君/臣、我/他和時/空。此篇的寫作背景歷來爭論不休,這裡暫且依照近人游國恩先生的看法,定此篇作於頃襄王二十一年,白起破郢,此時屈原被流放到陵陽,聽聞此消息,想像郢都被毀,並回憶九年前被放的情景,遂成〈哀郢〉。如此,則至「蹇侘傺而含慼」為止,皆是屈原離開郢都到陵陽的過程記述。即使被放已九年,屈原的故國之思不改其真摯深切,雖是回憶,然而他以上述的「動態抒情」模式去書寫,卻如同好像再度親身經歷一般,難怪明代汪瑗《楚辭集解》會以為此篇是屈原在郢都被破、被秦君作為罪人遷往東方時所作。在家國/異域的糾纏中,屈原不斷加疊故國的景物和流亡中的行經處,再加以對回望的描寫,因而使離異的空間感加深加廣,而情緒也就因而深刻。另外,在此部分的家國之思與忠君之情也揉合難分,因而此部分反覆出現的「哀」字,就不單單只是傷懷一義,而暗藏憤懣之意,開啟後段「我/他」的命題。
從「外承歡之汋約兮」到「美超遠而逾邁」,屈原又展開他念念不忘的君子、小人之對抗。小人們外表忠厚、慷慨實則嫉人、軟弱,人多勢眾,君子代表大概只有屈原一人,被潑灑汙濁的「偽名」,實則內含「脩美」而不被君王所知,小人與君子在短短數句間形成巨大對比,善惡自見。因此,屈原與君王,形成了心理上的放逐與被放的關係,從郢都到陵陽距離雖長,還是可以跨越,君心被小人障蔽之後,卻是永遠都無法重返了。所以最後屈原慨然:「眾踥蹀而日進兮,美超遠而逾邁。」屈原以「超遠」、「邁」等形容空間的詞彙來形容這段差距,心理空間的放逐與地理空間的流亡,在此合而為一,深廣難測。我們還可以看到,屈原以突顯自我、批判小人作為此篇主要文字的結束,其實不但點出屈原何以被放,還隱約暗示楚國之所以國勢敗落至郢都被破,不就是因為君與賢臣產生心理上的隔閡,因而導致了實際上的流亡嗎?如此,看似單純抒發哀憤的文句,又暗藏屈原對國事熱情的關注與清醒的認知。
最後的亂辭,總結其流亡之迷茫、欲返不可得的哀傷與自表無罪的吶喊,最後以問收結,餘音不絕。屈原沒有忘了的有很多:君、國、鄉……然而,他最沒辦法忘記的,大概還是一直質問也一直堅持的自我吧?他的回憶並非機械的複述過去,他的批判並非推導公式般的操作,而是飽滿了他亟欲以文字為掛心的人事物防腐、防衛的強烈感情,而我們都知道,在現實上他完全失敗了。他不斷尋找「下一棵樹」,又不斷想「返回」,直到他發現整個世界都已荒蕪,那就是他人生的鐘點。其實他隱約也知道,魂牽夢縈的郢都(理想美政的投影)早已成了廢墟,「曾不知夏之為丘兮」,可是在〈九章‧哀郢〉中,兩千年後的現在,我們仍聽見他不懈的疾聲吶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