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以下這兩則(以及未來應該不會太多的x則)與其說是評論,不如說是碎碎念,以「閒話」名之應該很貼切。然而這閒話倒也不全出自於自發,前者是綠豆叫我要寫的(還用那種老師交代作業的口氣),後者則是楊力州老師「看的方法」課的期中作業之一,照觀看的順序我應該先寫《我愛零八零》,但個人覺得一寫下去可能篇幅無法控制,所以以後再獨立出來。

  如果從書話系列還能偶爾見到一些據說比較有深度的文學賞析的話,那我對電影的閒話真的就是閒話家常,大概就跟每個稍微認真觀賞完一部電影脫口而出的細碎心得差不了多少。我看的電影非常之少,經典者更是少之又少,更別談有什麼電影的專業知識(看我把紀錄片很籠統的跟一般我們認知的電影擺在一塊就知道)。

  就只是聊聊天而已。

● 朝著陽光奔跑的路上

  第一次看全用手提攝影機拍的電影,鏡頭常常晃動讓我不太習慣,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方式是能讓人覺得是自然的在紀錄每一個角色的神態與動作。有些畫面很美,比如吳鳴人與陽陽最後那場對話,搭配昏黃的斜光,真是渾然天成。只是遇到攝影師需要跟著演員們奔跑才能拍攝的畫面時,還是會覺得未免也太辛苦了吧?

  整部電影幾乎是一刀切的分成兩個段落,轉折點作的不錯。主角陽陽(張榕容飾)初看不甚起眼,看久了就覺得有獨特吸引人的特質。陽陽這個角色我覺得當然是這部電影的亮點所在,雖然名字很陽光,全身散發健康的小麥色,又跑田徑,可是由於母親改嫁,喜歡上同母異父的妹妹的男友(更不巧的是他也喜歡她),使她不能像外表顯示的那樣陽光,反而需要隱藏自己真正的情思,這使得這角色變得複雜多面,而張榕容詮釋得很真實。

  陽陽最後決定與黃紹恩發生關係的「三小時」頗耐人尋味。身分與道德與她的愛欲拉扯,最後她索性在那三小時內拋開前者,為自己做抉擇。這不禁讓我想到唐傳奇〈鶯鶯傳〉中,先寫詩引導張生來自己房間,等到人來了卻以禮嚴辭拒絕,等到張生回自己房間唉聲嘆氣時,竟自行前來「自薦枕席」,有些論者以為鶯鶯的心理轉折太快,我覺得她正如同陽陽般,選擇拋開禮教與閨女身分的約束,所以會有彷彿化身成另一個人的假象,其實那方是她們真正的自我。

  我想可以用「尋父」一詞概括《陽陽》,除了尋找她不知流落何方的父親外,更是尋找一個堅實的依靠的旅程。電影結束在晨曦漸露的奔跑路上,似乎是個即將光明的結局。經過了種種委屈與磨練,想必她能成為真正的「陽陽」,擁有真誠的燦笑。

  美中不足的是,可能是我電影看的不多,理解力比較差,總覺得這部電影的步調還是太快了,太多地方需要腦內補完,尤其是兩大段中的前段,人物情節都比較複雜,似乎還有再細緻刻畫的空間。

● 無米真的可樂?

  代課老師放了麥可摩爾導的《科倫拜校園事件》和顏蘭權、莊益增導的《無米樂》,要我們比較西方和台灣同樣拍攝具有某一種主張意向的紀錄片,風格與情調會有什麼不同。答案當然很明顯,前者有很清晰的政治主張,甚至導演會多次直接跳出來試圖告訴讀者什麼,彷彿已成為研究報告或深入報導的發表;後者則抒情意味濃重,雖然明顯的是以歌頌的方式攝下這些可愛的台灣老農民們的一言一行,取材絕對是主觀的,但由於仍是忠實紀錄,所以並不會讓我感到要被迫接受什麼的壓力,並能放寬心的享受感動。

  我祖父母似乎以前也曾是務過農的,直到現在,祖母還是會時常照料一塊不大的田地,種些青菜來加菜,可惜我打從有記憶開始,農業就已不再是家裡的主業了,而且我也沒到中南部之類金黃稻穗浪潮般搖曳的地方生活過,看著《無米樂》中的農田光景,好奇的眼光還比較多些。然而,農民們樂天知命的生活觀,還是能夠發人深省的。他們並沒受過什麼教育,也不會故作嚴肅的講些人生大道理,可是就在他們不經意的幾句玩笑話中,卻蘊含著自詡社會精英份子的那些人未必能體會,更談不上實踐的生活哲理。

  農業生活也許終有從台灣消逝的一天,但那種樂觀知命,謹慎自省的生活態度,是不是也會被帶進墳墓呢?資本主義盛行的世界,似乎很難在保持這種不怎麼「進取」的人生觀,然而我覺得這是非常必要的。每個人的人生不該只有相同的一個終點,當人人都只關注結果,都以一種狹隘的標準衡量之時,過程當中的一切就會被忽略掉了。當我們只在想著如何得到更多的「米」時,最後恐怕不但偷米不著,連「樂」也在徒勞的汲汲營營中給蝕去了。

  莊明益導演說在這部紀錄片中,他想呈現的是「生命的力量」,我也的確感受到了。我相信傳達這樣的力量正是所有紀錄片的願望,而這股純淨的能量可能會被視而不見,但實際上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十分秋悟 的頭像
    十分秋悟

    留得枯荷

    十分秋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