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子。天干與地支的最小公倍數。我不能想像它所代表的重量,更無法想像,百曲繆思或整飭、或華麗、或精巧、或豪放、或溫婉的舞蹈,竟能濃縮於一本區區三百七十頁的書。
有史以來,多少人可如余光中,追逐繆思六十年之久,甚至將其馴服、御縱隨心?這本涵蓋時空範圍最廣的余光中詩選,將詩壇祭酒的「馴思」過程紀錄無遺。我認為,凡是「意馬」之人,皆要潛心玩索這部選集,它已道盡了新詩的各種風格、各種情感、各種力道,還有最重要的,各種美。
《舟子的悲歌》等前幾部詩集,可見其深受五四詩風的沾溉,多是每句字數相近、隔句押韻的「豆腐干體」,雖然偶有佳句,但語言技巧大抵失之粗樸、生澀,余光中在一次訪談中也說,《蓮的聯想》前的詩作大多不算成熟,甚至不如自己同時期的散文。例如<昨夜你對我一笑>相較於近五十年後的<因你一笑>,藝術成就的差距十分明顯,然而,詩人的天縱才情,此時已可初見端倪。
而後,英詩、古詩、新詩他陸續蘸入彩筆,賦予全新的生命力。《五陵少年》起,詩人先是追尋現代主義,隨即自省虛無之病,以《天狼星》為檄文,矛盾痛苦,最終卻又執著的向忘歸的西化「浪子」喊話。《蓮的聯想》之後,他的詩藝達到第一個高峰,許多經典詩作,如<蓮的聯想>、〈等你,在雨中〉皆為人反覆傳頌。中西、古今融合「新古典主義」成了他的個人風標,也成為眾多同期詩人突破自己的方向。
儘管已經獲致極大的成就,他仍不斷的超越自己,不斷轉換自己的風格。《敲打樂》中,他不避俗的融入民謠、搖滾樂的節奏,替現代詩開闢另一塊新領地,如他較少見的長詩<敲打樂>,將他對中國痛心、憤怒等複雜的情緒以強烈的節奏敲打出來,情緒噴張有力。《在冷戰的年代》中,他大膽將筆伸入時事,因時而詩。像<如果遠方有戰爭>將那有濃濃煙硝味的年代,另類的以愛情的形式包裝,反戰思想不言而喻。
《白玉苦瓜》是前幾部詩集勇敢試驗的豐收。<白玉苦瓜>寫白玉苦瓜、寫中國,更寫自己,「一詩三吃」,可見他采筆下的一勾一勒,皆是縱深兼具。<車過枋寮>筆調清新,節奏明快,是詩人對枋寮最甜的謳歌,亦證明他懷念故鄉之外,早已生根於腳下的土地。從此之後,他的詩藝圓轉如意,詠物、鄉愁、鄉土、懷古、環保,甚至稿費、膀胱,無一不可入詩,無一不令人擊節驚嘆。新書《藕神》反璞歸真,<台東>一詩雕飾盡去,已達「無劍」之境。
1948年的初作<沙浮投海>,到2008年的新作<藕神>,活脫脫是一段壯闊動人的詩史,或史詩。
<大詩人的條件>一文中,他引用英國詩人奧登的話,認為成為大詩人的條件有五條:必須多產、題材廣闊、具創造性、技巧獨特、風格多變。寫這篇文章時他才中年,當是對自己的期許。現今八秩的他,攤開這部選集來回顧由他親筆接生的孩子們,不僅可以無愧,「余光中」這擲地鏗鏘的三字,更非這五條簡要的門檻可以形容。
儘管年事已高,他對詩藝要求的高度不減反增。他曾自豪的說:「還要一直寫到九十歲!」豪氣噴薄,正是<五行無阻>中悠遊五行、呼嘯風中的永恆靈魂。相信這部選集不久之後,將讓出「囊括余光中的全部詩作」的寶座,書題上的「六十年」很快就會超過有效期限,將為更大的數字所取代!
後記:
投稿道南失敗。山居中心「山居好書夜徵文」……既然給我285元,獎金詭異的比佳作預定獎金多85元,應該還是佳作。
http://writing.nccu.edu.tw/showmyself-c2.php?id=3
照說要寫讀書心得,我應該挑限定書目中比較好發揮的《目送》,或許是那時還沒看過吧?唉!去年二月的事,現在就忘得差不多了。這篇看起來比較像導讀介紹,或許在文學價值上不是那麼高,但既然是我上大學以來唯一一次靠文學拿到獎勵,還是值得紀念的。
附上一首跟我寫同樣一本,但顯然是前三名等級的啟余學長的作品吧(子雅學著點!):
中文所三年級 廖啟余
有史以來,多少人可如余光中,追逐繆思六十年之久,甚至將其馴服、御縱隨心?這本涵蓋時空範圍最廣的余光中詩選,將詩壇祭酒的「馴思」過程紀錄無遺。我認為,凡是「意馬」之人,皆要潛心玩索這部選集,它已道盡了新詩的各種風格、各種情感、各種力道,還有最重要的,各種美。
《舟子的悲歌》等前幾部詩集,可見其深受五四詩風的沾溉,多是每句字數相近、隔句押韻的「豆腐干體」,雖然偶有佳句,但語言技巧大抵失之粗樸、生澀,余光中在一次訪談中也說,《蓮的聯想》前的詩作大多不算成熟,甚至不如自己同時期的散文。例如<昨夜你對我一笑>相較於近五十年後的<因你一笑>,藝術成就的差距十分明顯,然而,詩人的天縱才情,此時已可初見端倪。
而後,英詩、古詩、新詩他陸續蘸入彩筆,賦予全新的生命力。《五陵少年》起,詩人先是追尋現代主義,隨即自省虛無之病,以《天狼星》為檄文,矛盾痛苦,最終卻又執著的向忘歸的西化「浪子」喊話。《蓮的聯想》之後,他的詩藝達到第一個高峰,許多經典詩作,如<蓮的聯想>、〈等你,在雨中〉皆為人反覆傳頌。中西、古今融合「新古典主義」成了他的個人風標,也成為眾多同期詩人突破自己的方向。
儘管已經獲致極大的成就,他仍不斷的超越自己,不斷轉換自己的風格。《敲打樂》中,他不避俗的融入民謠、搖滾樂的節奏,替現代詩開闢另一塊新領地,如他較少見的長詩<敲打樂>,將他對中國痛心、憤怒等複雜的情緒以強烈的節奏敲打出來,情緒噴張有力。《在冷戰的年代》中,他大膽將筆伸入時事,因時而詩。像<如果遠方有戰爭>將那有濃濃煙硝味的年代,另類的以愛情的形式包裝,反戰思想不言而喻。
《白玉苦瓜》是前幾部詩集勇敢試驗的豐收。<白玉苦瓜>寫白玉苦瓜、寫中國,更寫自己,「一詩三吃」,可見他采筆下的一勾一勒,皆是縱深兼具。<車過枋寮>筆調清新,節奏明快,是詩人對枋寮最甜的謳歌,亦證明他懷念故鄉之外,早已生根於腳下的土地。從此之後,他的詩藝圓轉如意,詠物、鄉愁、鄉土、懷古、環保,甚至稿費、膀胱,無一不可入詩,無一不令人擊節驚嘆。新書《藕神》反璞歸真,<台東>一詩雕飾盡去,已達「無劍」之境。
1948年的初作<沙浮投海>,到2008年的新作<藕神>,活脫脫是一段壯闊動人的詩史,或史詩。
<大詩人的條件>一文中,他引用英國詩人奧登的話,認為成為大詩人的條件有五條:必須多產、題材廣闊、具創造性、技巧獨特、風格多變。寫這篇文章時他才中年,當是對自己的期許。現今八秩的他,攤開這部選集來回顧由他親筆接生的孩子們,不僅可以無愧,「余光中」這擲地鏗鏘的三字,更非這五條簡要的門檻可以形容。
儘管年事已高,他對詩藝要求的高度不減反增。他曾自豪的說:「還要一直寫到九十歲!」豪氣噴薄,正是<五行無阻>中悠遊五行、呼嘯風中的永恆靈魂。相信這部選集不久之後,將讓出「囊括余光中的全部詩作」的寶座,書題上的「六十年」很快就會超過有效期限,將為更大的數字所取代!
後記:
投稿道南失敗。山居中心「山居好書夜徵文」……既然給我285元,獎金詭異的比佳作預定獎金多85元,應該還是佳作。
http://writing.nccu.edu.tw/showmyself-c2.php?id=3
照說要寫讀書心得,我應該挑限定書目中比較好發揮的《目送》,或許是那時還沒看過吧?唉!去年二月的事,現在就忘得差不多了。這篇看起來比較像導讀介紹,或許在文學價值上不是那麼高,但既然是我上大學以來唯一一次靠文學拿到獎勵,還是值得紀念的。
附上一首跟我寫同樣一本,但顯然是前三名等級的啟余學長的作品吧(子雅學著點!):
回首──讀《余光中六十年詩選》
中文所三年級 廖啟余
惺忪間星星們藏身鬢叢
闃暗的海仍亮著瞳孔 夜深
回湧、鑲邊依稀在這一側沙灘綿延
是一生小小的浪
反覆播放它以久遠音響
在盛唐亦或錢塘?水脈浩蕩
四川、武昌與我的江南
五千年曾重重青山翠嶺灌溉
六十年後終經我筆尖入海
鑑照於苦難的天狼 五零少年
的冷戰 砲燄的掌底血似石榴
毋阻我動蕩的五行裡重回到桌案
一一工筆綻放一朵蓮
聯想及謬思之不須臾離棄我
無非虛構彌補虛無
海峽為海風修復填滿
當窗檯寫作的我也終將化身星座
躋身元白、甚至太白?
此刻飽歷曲折的走廊那燕樂
正悄悄窺探 接著
推門抵達此間小小的長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