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頹廢的年代,這是預言的年代。我與它牢牢的綁在一起,沉到最低,最底了。

  我以我赤裸之身做為人界所可接受最敗倫德行的底線。在我之上,從黑暗到光明,人欲縱橫,色相馳騁。在我之下,除了深淵,還是深淵。但既然我從來沒有相信過天堂,自然也不存在有地獄。是的在我之下,那不是魔界。那只是,只是永遠永遠無法測試的,深淵。

  《荒人手記》p.9






作者介紹:

  朱天文
1956年8月24日-,作家朱西甯劉慕沙之女,原籍山東臨沂,生於台北。中山女高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師從胡蘭成,「以嫡系直傳弟子自居」。出生於書香世家的朱天文和其妹朱天心一樣很早就開始發表作品,曾主編三三集刊三三雜誌,並曾任三三書坊發行人。因發表《小畢的故事》與陳坤厚侯孝賢認識,並參與電影編劇,自此便與電影事業結下不解之緣。其作品亦多次獲獎,1994年以《荒人手記》獲得首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作品包含了小說散文雜文電影劇本等。






飄羽曰:

  花了五天的時間方才把這篇僅僅兩百頁出頭的小說啃完,實在是異數。

  連豬弟吃到一半就放棄的,自然不會鬆軟入口。

  這篇小說絕對可說是台灣極其難讀的小說,特別的是,我讀的這版本竟是二版二十一刷,不但見其有名程度,也可證明,並非純文學就和不受歡迎畫上等號,但決於好看與否而已。

  寫評論時,我一向先google別人的書評。沒料的不用說,有料的卻又搬弄一堆術語,結果到底論了什麼,我其實也不甚了了,最好笑的一個,是中興湖文學獎評論組得獎的文章,那人主張此書百科全書式的旁徵徵引是對男性敘事模式的反動,是陰性書寫的特色等等,這也言之成理,但緊接著竟批判有些批評此書需要節制引用、有些情節脫離主軸的人,是什麼男性霸權對異性的壓制,到底邏輯在哪啊?

  我寫評論,從來是以讓人懂也釐清己見為標準。

  與其說這篇小說是同志小說,不如說是女性小說的變形。小說的第一人稱敘述者,其實只有外在性別是男的,內在完完全全是女的,這自然是很聰明的策略,可以規避掉作者本身是女性的障礙。手記的名義,也讓敘述的天馬行空、意識流式的時序交錯變得合情合理,當然,這也無疑給讀者設下一道不低的門檻。

  傅柯、李維史陀、各種宗教教義、一些我不認得也記不起的導演、色素週期譜、中藥名字等等,甚至連金庸也沒缺席,這手法自是為了呈現敘述者的喃喃與其背後的焦慮,至於會不會太過呢?個人覺得有些實在是太誇張,像是色素週期表有必要抄到兩整頁嗎?我想她抄個三行也就足以表達她想表達的感受。有些理論也未必要用明引的方式表現。

  除了為同性、女性作張本外,我想作者更是想藉由荒人這種孤絕於世的角色,象徵如她般的創作者,面對不合於己的塵世的種種矛盾感受,一方面她不願同流合污,另一方面,她又不能,或不忍放棄一切。荒人即使心裡鄙棄塵世,甚至夸言神性即陰性,卻不願如阿堯般有實際對抗社會的作為,甚至還一度想成家,以合世人的眼光。抒發糾結的唯一方法,唯有書寫。作者於得獎感言<奢靡的實踐>坦言,自己是因為看不過現實環境,才閉門著書,這點作者無疑和荒人是二位一體。

  除了對俗世的游移不定外,荒人的焦慮,更在自己不屬於陽性的人類體系,沒有子嗣意味沒有永恆的傳承,因此,所謂「我族」縱情聲色,放浪肉身,只為了從青春的激烈中拾得最短暫的永遠,這使得整本書瀰漫了悲劇宿命的色彩。然而,焦慮之所以為焦慮,只在放不開。痴求不變無疑夸父追日,「以其不變者觀之,卒莫消長也」,荒人雖貴為教授,腹笥便便,終究是不能堪破的我執者。

  總之,這篇小說哲理深刻,情思可觀,「文字鍊金術」更運用的出神入化,是值得挑戰閱讀的傑作。至於對我而言好不好看?我只能說,我知道它是一本好書,但沒有打動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十分秋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