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文學與純文學的戰爭,似乎永遠都打不完,古今中外皆然。

  最近book和八卦版對「有沒有華文小說無法揚名世界的八卦」,有不少的討論回應。翻譯、文化霸權等因素顯而易見,有人倒是提出一個頗特別的想法:

台灣的文學界,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兩極化了,作品的性質過度集中在天平的那兩
                                                                               
端,不是太像便宜的私釀啤酒,就是太過濃烈的威士忌,很少有順口的威士忌,也很少
                                                                               
有甘醇的啤酒。要跨足純文學的領域,又要保有大眾文學流暢的故事性,那就不僅僅要
                                                                               
會說故事(架構劇情,塑造角色人物個性,掌握故事節奏),也需要精準的文字能力,高
                                                                               
於一般人的感受力(此兩者是將抽象化概念具象化的唯一工具),這些都具備了,還得加
                                                                               
上出人意料的靈感,才能釀出一瓶好酒。

  目前文學界的創作狀態是否真是如此呢?我不敢肯定,不過,兩極化的讀者倒是屢見不鮮。討論到這種話題時,無緣無故九把刀就會被拖出來大鞭特鞭,真是躺著也中槍,至於以學院派只務深度與文筆來酸人的,在ptt雖然大輸前者,那也只因為鄉民大多有一定的程度罷了。

  之前我曾寫過一系列的文章,或正面對戰,或棉裡藏針,或科科冷笑,看起來都像在攻擊精緻文學,不過若真的以此將我定罪,實在膚淺。事實上,我讀的一般被歸在純文學的作品,雖然比起大眾、類型文學的數量還有一段距離,相信數量也比一般人高。我對這兩者,只有很愛與愛的差別,而這差別也大多奠基在個人脾性上,至於以理性的天秤觀之,我會說他們在價值上是平等的。

  《中華一番》中,繼承一千五百年點心傳統的麵點王白羅,做的鎮魂饅頭配合五行,食之令人心靈沉澱;年輕不羈的解師父,做的「黃金開口笑」,饅頭竟會自己發出笑聲,讓吃的人也跟著笑開懷。

  結果,他們打成平手,因為五個評審都不知道該做何抉擇。

  那麼,為什麼我為文的取向是偏向大眾文學呢?

  村上春樹接受耶路撒冷文學獎時,有一段話我非常喜歡:

  「若要在高聳的堅牆與以卵擊石的雞蛋之間作選擇,我永遠會選擇站在雞蛋那一邊。」

  或許有人會說,不對啊,閱讀大眾文學的人口大勝純文學啊!

  不錯,就人數而言,大眾文學之於純文學,不論是創作者或是讀者,大概都等於大陸與臺灣的天差地遠,然而,這是建立在「人人一票,票票等值」上才成立,偏純文學領域的論述者,通常有文化與知識程度的優勢,而純文學於藝術上的分量也的確常常壓過大眾文學,因而他們說話畢竟比較大聲,大喊「文學沉淪」畢竟比較撼動人心。反觀大眾文學的創作者或研究者,他們沒有發聲上的優勢,甚至他們也不想發聲,有的還至於自卑,譬如,大陸有網路小說出身的作家,一成名後就不准有人把「網路作家」冠在她頭上;金庸小說的研究雖然昌盛,甚至號為「金學」,卻有研究者極力撇清它是武俠小說。

  這樣的尊卑心理,真的全是由作品的價值論定嗎?我認為,人天生就會視比較難懂的事物為高級,進而有仰之彌高的錯覺,然而經典的確立,並不在於它難懂與否、深度如何、文筆精妙之類,套〈文學為什麼而存在〉的說法,只要好看到幾百年來一直都好看,就是經典!

  這裡的好看,當然不是爽過一次就過了的那種。會吸引人去追求甚至崇拜的好看,至少要讓讀者過了很久後依舊印象深刻,甚至一看再看,百嚐不厭,我想這才是文學最重要的成分。

  如此說來,只要讓人覺得好看、百看不厭就是好作品了嗎?我會說:是的。至於怎樣的作品才堪稱優良,我自然可以舉一堆歷代的經典,然而,要我舉當代的例子,我可能會舉出一堆聳人耳目或惹人發笑的作品,因為我的標準只在於「好看」,只在於是否能深深觸動我的心,或許,它們在別人的心目中是如何低下,但如果它們賦予我的觸動足以和眾口皆碑的經典相提並論,它們為什麼不能是我心目中的經典呢?

穿透風雨。
                                                                               
                                                                               
黑壓壓的天空突然被撕開一條大溝,數億萬條光從溝裡狂洩而下。
                                                                               
                                                                               
那猛烈的光瀑布了整個城市,透明了,銳利了所有的線條。
                                                                               
                                                                               
每一滴雨都異常清晰,完全停格在化為橫向水彈的瞬間。
                                                                               
                                                                               
每一道狂風都為此嘎然而止,震懾在光的面前。
                                                                               
                                                                               
這個極靜態的城市,只剩下一個渺小的動詞。
                                                                               
                                                                               
一個微小的黑影從高空彎身墜落,從上而下,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清晰。

這城市唯一僅剩的最後一道狂風將那黑影斜斜掐住,讓黑影以迫不及待衝下地
                                                                               
獄的姿勢,一口氣削開停格的無限雨幕,重重砸在一輛行駛中的黑色轎車上。
                                                                               
                                                                               

                                                                               
                                                                               
無法用任何狀聲詞形容的可怕巨響,毫無疑問崩裂了黑色轎車。車玻璃碎成無
                                                                               
數片兇器往四面八方掃射。割裂空氣。割裂雨。割裂風。

                                                                               
                                                                               
就像劈哩啪啦摔成碎片的驚歎號。

《殺手‧貓胎人》

  我一直覺得這段文字很棒,儘管它被歸類在九把刀走下坡的作品,但就文筆言之,我認為遠遠勝過鄉民稱譽的早期都市恐怖病系列,我不知道到底是從何得知九把刀不進反退。

  我欣賞的純文學作品,基本上不用多說,看我那篇評介朱少麟的文章就知道了,而它們好在哪裡,相信有太多人說過了。
          
  就我所知,大眾文學的作家不太會偏食,如人稱謀殺天后的克莉斯蒂,書中引用莎士比亞、希臘神話俯拾即是(好在有注釋);大眾文學之大眾,亦包括小眾之族群,如比較偏向純文學的朱少麟,在《傷心咖啡店之歌》的答客問中,更透露自己也很喜歡看科幻小說,甚至在《地底三萬呎》中以科幻概念結尾。

  人生有涯,知則無涯。我相信,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以開闊的心看廣大的書海,有限的生命才能得到更充分的享受與開發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十分秋悟 的頭像
    十分秋悟

    留得枯荷

    十分秋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