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度,我自以為自己是滿會寫文章的人。
從小到大,我要嘛被推,要嘛自願,總之校內的作文比賽都會參加。
小學的作文比賽,只拿過謎一般的優選,以及不知道名次設那麼多幹麼的第六名,反而我字音字形還比較強,第一名,畢竟小時候我也東借西借看了不少故事書,認得的字頗多(反正都有注音嘛)。
國中時,印象中我是有拿到作文比賽第一名,只是今天想去確認時,已經找不到獎狀了,只留下「教師節徵文比賽第一名」的獎狀,讓我的臉一瞬間歪掉了。
國中時超自以為,反正同班也沒人會寫文章的樣子,正可用相對的文化素養優勢睥睨他人,其實我那時候哪看過什麼文學書籍了?大概只有在金石堂白看的劉墉與現在看來實在點點的網路小說吧!
高一末開始寫網誌,開啟了我亂寫文學的糟糕年華。高中的我,頂多就是有將事情寫得明白流暢的能力,這是亂寫網誌帶給我的能力,但同樣帶給我囉唆和過於平凡。抒情、記敘文當然我也常寫,一度我還認為我極擅長前者,其實,那時的我頂多具備了寫說明文的能力,但這在一群「會寫文章」的人當中也不算特別突出就是了。
一個讀書沒很多又不精、除了校外教學外出們不過方圓十里、沒可歌可泣的精采遭遇……最好是能養出有特色、有張力的文章。
高一拿到應該中文系的人一半以上都有的作文比賽第一名,可是學校卻沒派我出去比縣賽,靠居然在一年後派同樣高一拿到第一名的子雅,實在令我百思不解。不過現在看來,當年的實力去跟別校比,雖然只是台北國以外的台北縣,依然穩死。
最好玩的應該是我津津樂道的綠墨文藝獎,它就像道南一樣,是全校性的文學獎,共有雜文、抒情文、議論文、記敘文、新詩、小說等項。高中前兩年我都錯過,最後一年,我心想自己何等樣人,焉能不在校內文學獎留名?便燃起熊熊壯志,還跟子雅宣戰,看誰攻佔的版塊多。
可是,那時印象中學測還沒完,我不太想寫新文章,可是要把文章的標準放寬的話,部落格當然是最佳的寶藏啦!由於綠墨沒限制一個人只能投一篇,如此惡質的我豈會不大搞特搞?所謂「多稿一投」,我總共投了雜文、抒情文、議論文、新詩、小說,加起來起碼十幾篇,一併扔到學務處的電腦,記得那裡的老師也用看著怪物的眼神看著我,大概是在想這個人是不是想錢想瘋了。
我心想:不可能有人得獎比我多了吧?
結果出爐:雜文第一,議論佳作,新詩第三,小說佳作。
名次我沒什麼意見,畢竟議論文部分我自己覺得那篇舉例很弱,短篇小說又是我第一次寫,拿佳作就超開心了,but!人生最離奇的就是這個but!我主攻的抒情文怎麼連個屁都沒有?焉有是理!
最可惡的是,居然還有人比我得的獎項還多,多就算了,幾乎都還比我高!
我想,如果我只參加前兩屆,斬獲一定比這次多些也好些,因為那時她跟我一樣,都還沒有投。
俞芷(這是她在深藍論壇的筆名),樹中難得一見的才女。
新詩:兩個佳作。
抒情文:第一名。
雜文:第三名。
小說:第一名。
其實看起來也還好,只多贏我一個位子,然而,人家可不會不知羞恥的投了十幾篇啊!
而且,應該以新詩為長,還拿到全國學生文藝獎佳作(那次小鬼是第一)的她,當時怎麼會輸我?評審老師的心意我現在還是猜不透,姑且隨便引一段佳作之一的<日記>看看:
深藍新詩版好像都很喜歡她的詩作,如果那些批評第三名的<折情>是「一句話就可以說完」的人看到這種結果,臉一定都會囧掉吧!
由此可知,文學獎有時真的是沒道理。
我雜文第一名的評語是「明快坦率,饒有意趣」,能靠<我的擇偶條件>這種一看就覺得low掉的東西,我也很狐疑怎麼贏心理描寫細膩精準、文筆更是好得沒話說的她,或許現在的我看來,有些是有點斧鑿啦,可是我看道南的現代文學的第一名也常常有這種痕跡呀?
由此可知,文學獎有時真的是沒道理。
其實以上也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第一名居然只有三百塊合作社禮券!
是可忍,孰不可忍!
尤其是當我聽到子齊高中的文學獎獎金都嘛上千,而且還給我是現金的時候,我更是怒不可遏!
這才是貨真價實的城鄉差距!
或許有人會說,你那個鄉下高中的水準也沒多高,有合作社禮券拿就不錯了啦!
我不知道之前幾屆的風氣是怎樣,但我敢肯定,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的綠墨,很強。
隨便舉幾個第一名的作品吧:
閃爍的刀鋒
輕舞,微顫的肌膚上
以華爾滋的律動滑過
鮮色的痕跡,標出舞步
在下一刻,轉圈
兩個血色的腳印
烙在白色的磁磚上
噴射狀的,激情
腳印隨著高潮而迭起
踏遍了整個舞池
轉圈、轉圈、轉圈 <自殺>
邁入不惑之屆,原是可靜待孩子遠飛、鬆懈下那憂勞負擔的年齡,卻還鼓著那生命碩大的重量在她已漸退化的子宮裡,築一座城,厚實的裹住我的雛體,直至那日,牆垣傾頹、革命再興,屬於我的新生且叛逆的落地,於是她幾乎無法對決地,背負起前朝與今朝的負擔,她忠烈但也是最初迎我入關的罪臣,所以輪迴不止而年月消長──我已堂堂邁入二八,她卻是鬢髮花白、眉間浚出溪流和谷壑。<不得不>
在泅至那汪洋之中,我從沒希冀過岸上的繩索,或是那些我認為已足夠了的氧氣之於生命以及一切理智的判斷。想化為一條魚,但在很久很久以後的後來,才發現自己的不諳水性;就在那麼多年後,才發現自己,原來不過是溺頂進一片感性的海域,沉淪不起。<冷血>
這種水準,只值三百塊合作社禮券?樹中真的有那麼寒酸?好歹,我們新詩投稿全部加起來也有八十篇以上,或許平均水準要和建中、北一女、雄中等老字號的校內文學獎相比,實在很好笑,但也不至於那麼差吧?
不過,我還是靠著這些合作社禮券,狂嗑餅乾飲料直到畢業就是了……
雖然「文海戰術」很垃圾,看起來我好像還滿會寫的?可是觀察一下可以發覺,我從來沒有參加過縣級以上的比賽,就連看起來像搭訕魔人,實際上也是個搭訕魔人的子雅,甚至還拿到聯合盃比賽的佳作,那場比賽可是連中國大陸都算在內呢!更不用說其他中文系內的強人了。
之所以如此,表面理由是我從沒被提名過,也因為吝嗇那一點點掛號費不肯投全國等級的文學獎,其實,我現在的能力根本也不適合走文學這種路線。
大學就不用說啦,除了高中新詩舊作被收到《青年世紀》雜誌,領了一百五十元稿費外,基本上一事無成。道南全數陣亡自不待言,最讓我哭哭的是,今天決審時,棟樑老師直接說:「最後一名因為分數都差不多(70 75 77),所以就不用討論了。」要不是有餅乾吃,我早就淚奔奪門而出了!不過那個作品是真的很讓我汗顏,能和倒數第二名差兩分而已,我已經覺得很幸運了(比爛?)。
上了大學,開始讀了一些較有水準的書,漸漸知道,寫作儘管努力不可或缺,天份實在佔了很大的成分,就目前的我而言,既沒有獨特的人生閱歷,也沒有停雲那種才氣與學識(前者她也很多)。有人最近說我沒題材寫,換個角度看也是事實,因為我本來就沒什麼料可以用在文學上。有人最近說我自卑,我是啊,要不然我是要自傲嗎?又不是比字數,那我一定贏啊,我可是至少有三十萬大軍呢!
反正我也不像簡媜,沒以寫作為職志,所以沒很強的野心與動力,最大的野心就是拿個道南的佳作吧(這也超大了啊),不過若要達到這個目標,我起碼要寫篇比<異鄉人>強兩倍的文章啊!
從小到大,我要嘛被推,要嘛自願,總之校內的作文比賽都會參加。
小學的作文比賽,只拿過謎一般的優選,以及不知道名次設那麼多幹麼的第六名,反而我字音字形還比較強,第一名,畢竟小時候我也東借西借看了不少故事書,認得的字頗多(反正都有注音嘛)。
國中時,印象中我是有拿到作文比賽第一名,只是今天想去確認時,已經找不到獎狀了,只留下「教師節徵文比賽第一名」的獎狀,讓我的臉一瞬間歪掉了。
國中時超自以為,反正同班也沒人會寫文章的樣子,正可用相對的文化素養優勢睥睨他人,其實我那時候哪看過什麼文學書籍了?大概只有在金石堂白看的劉墉與現在看來實在點點的網路小說吧!
高一末開始寫網誌,開啟了我亂寫文學的糟糕年華。高中的我,頂多就是有將事情寫得明白流暢的能力,這是亂寫網誌帶給我的能力,但同樣帶給我囉唆和過於平凡。抒情、記敘文當然我也常寫,一度我還認為我極擅長前者,其實,那時的我頂多具備了寫說明文的能力,但這在一群「會寫文章」的人當中也不算特別突出就是了。
一個讀書沒很多又不精、除了校外教學外出們不過方圓十里、沒可歌可泣的精采遭遇……最好是能養出有特色、有張力的文章。
高一拿到應該中文系的人一半以上都有的作文比賽第一名,可是學校卻沒派我出去比縣賽,靠居然在一年後派同樣高一拿到第一名的子雅,實在令我百思不解。不過現在看來,當年的實力去跟別校比,雖然只是台北國以外的台北縣,依然穩死。
最好玩的應該是我津津樂道的綠墨文藝獎,它就像道南一樣,是全校性的文學獎,共有雜文、抒情文、議論文、記敘文、新詩、小說等項。高中前兩年我都錯過,最後一年,我心想自己何等樣人,焉能不在校內文學獎留名?便燃起熊熊壯志,還跟子雅宣戰,看誰攻佔的版塊多。
可是,那時印象中學測還沒完,我不太想寫新文章,可是要把文章的標準放寬的話,部落格當然是最佳的寶藏啦!由於綠墨沒限制一個人只能投一篇,如此惡質的我豈會不大搞特搞?所謂「多稿一投」,我總共投了雜文、抒情文、議論文、新詩、小說,加起來起碼十幾篇,一併扔到學務處的電腦,記得那裡的老師也用看著怪物的眼神看著我,大概是在想這個人是不是想錢想瘋了。
我心想:不可能有人得獎比我多了吧?
結果出爐:雜文第一,議論佳作,新詩第三,小說佳作。
名次我沒什麼意見,畢竟議論文部分我自己覺得那篇舉例很弱,短篇小說又是我第一次寫,拿佳作就超開心了,but!人生最離奇的就是這個but!我主攻的抒情文怎麼連個屁都沒有?焉有是理!
最可惡的是,居然還有人比我得的獎項還多,多就算了,幾乎都還比我高!
我想,如果我只參加前兩屆,斬獲一定比這次多些也好些,因為那時她跟我一樣,都還沒有投。
俞芷(這是她在深藍論壇的筆名),樹中難得一見的才女。
新詩:兩個佳作。
抒情文:第一名。
雜文:第三名。
小說:第一名。
其實看起來也還好,只多贏我一個位子,然而,人家可不會不知羞恥的投了十幾篇啊!
而且,應該以新詩為長,還拿到全國學生文藝獎佳作(那次小鬼是第一)的她,當時怎麼會輸我?評審老師的心意我現在還是猜不透,姑且隨便引一段佳作之一的<日記>看看:
你要求自己這樣寧靜的睡去
在床上壓出人形的斷層
便顫顫的告別,眼睛吻過睫毛和嘴
嚥下一條溶溶的岩漿
深藍新詩版好像都很喜歡她的詩作,如果那些批評第三名的<折情>是「一句話就可以說完」的人看到這種結果,臉一定都會囧掉吧!
由此可知,文學獎有時真的是沒道理。
我雜文第一名的評語是「明快坦率,饒有意趣」,能靠<我的擇偶條件>這種一看就覺得low掉的東西,我也很狐疑怎麼贏心理描寫細膩精準、文筆更是好得沒話說的她,或許現在的我看來,有些是有點斧鑿啦,可是我看道南的現代文學的第一名也常常有這種痕跡呀?
由此可知,文學獎有時真的是沒道理。
其實以上也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第一名居然只有三百塊合作社禮券!
是可忍,孰不可忍!
尤其是當我聽到子齊高中的文學獎獎金都嘛上千,而且還給我是現金的時候,我更是怒不可遏!
這才是貨真價實的城鄉差距!
或許有人會說,你那個鄉下高中的水準也沒多高,有合作社禮券拿就不錯了啦!
我不知道之前幾屆的風氣是怎樣,但我敢肯定,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的綠墨,很強。
隨便舉幾個第一名的作品吧:
閃爍的刀鋒
輕舞,微顫的肌膚上
以華爾滋的律動滑過
鮮色的痕跡,標出舞步
在下一刻,轉圈
兩個血色的腳印
烙在白色的磁磚上
噴射狀的,激情
腳印隨著高潮而迭起
踏遍了整個舞池
轉圈、轉圈、轉圈 <自殺>
邁入不惑之屆,原是可靜待孩子遠飛、鬆懈下那憂勞負擔的年齡,卻還鼓著那生命碩大的重量在她已漸退化的子宮裡,築一座城,厚實的裹住我的雛體,直至那日,牆垣傾頹、革命再興,屬於我的新生且叛逆的落地,於是她幾乎無法對決地,背負起前朝與今朝的負擔,她忠烈但也是最初迎我入關的罪臣,所以輪迴不止而年月消長──我已堂堂邁入二八,她卻是鬢髮花白、眉間浚出溪流和谷壑。<不得不>
在泅至那汪洋之中,我從沒希冀過岸上的繩索,或是那些我認為已足夠了的氧氣之於生命以及一切理智的判斷。想化為一條魚,但在很久很久以後的後來,才發現自己的不諳水性;就在那麼多年後,才發現自己,原來不過是溺頂進一片感性的海域,沉淪不起。<冷血>
這種水準,只值三百塊合作社禮券?樹中真的有那麼寒酸?好歹,我們新詩投稿全部加起來也有八十篇以上,或許平均水準要和建中、北一女、雄中等老字號的校內文學獎相比,實在很好笑,但也不至於那麼差吧?
不過,我還是靠著這些合作社禮券,狂嗑餅乾飲料直到畢業就是了……
雖然「文海戰術」很垃圾,看起來我好像還滿會寫的?可是觀察一下可以發覺,我從來沒有參加過縣級以上的比賽,就連看起來像搭訕魔人,實際上也是個搭訕魔人的子雅,甚至還拿到聯合盃比賽的佳作,那場比賽可是連中國大陸都算在內呢!更不用說其他中文系內的強人了。
之所以如此,表面理由是我從沒被提名過,也因為吝嗇那一點點掛號費不肯投全國等級的文學獎,其實,我現在的能力根本也不適合走文學這種路線。
大學就不用說啦,除了高中新詩舊作被收到《青年世紀》雜誌,領了一百五十元稿費外,基本上一事無成。道南全數陣亡自不待言,最讓我哭哭的是,今天決審時,棟樑老師直接說:「最後一名因為分數都差不多(70 75 77),所以就不用討論了。」要不是有餅乾吃,我早就淚奔奪門而出了!不過那個作品是真的很讓我汗顏,能和倒數第二名差兩分而已,我已經覺得很幸運了(比爛?)。
上了大學,開始讀了一些較有水準的書,漸漸知道,寫作儘管努力不可或缺,天份實在佔了很大的成分,就目前的我而言,既沒有獨特的人生閱歷,也沒有停雲那種才氣與學識(前者她也很多)。有人最近說我沒題材寫,換個角度看也是事實,因為我本來就沒什麼料可以用在文學上。有人最近說我自卑,我是啊,要不然我是要自傲嗎?又不是比字數,那我一定贏啊,我可是至少有三十萬大軍呢!
反正我也不像簡媜,沒以寫作為職志,所以沒很強的野心與動力,最大的野心就是拿個道南的佳作吧(這也超大了啊),不過若要達到這個目標,我起碼要寫篇比<異鄉人>強兩倍的文章啊!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