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要大三了,還賤稱讀書心得為「亂記」,就算名實相符,總是不太光彩。這次姑且改名為比較有中文系氣質的「書話」,一如詩話、詞話,反正,古代的詩話詞話,不也是作者對詩詞隨口生發的見解嗎?這麼說來,與「亂記」倒是異曲同工。
1. 簡媜《胭脂盆地》
讀畢此集,再次為簡媜多采多變的散文姿態感到驚佩。《水問》以降的穠麗詞藻我們知之甚詳,然而她的文筆也能因應文章需求而俚俗、老辣與深情款款,並且依照每本書預定的主題而使整本書有風格接近統一的書寫風貌,當代台灣散文家能具備如此廣大的守備範圍的,我想一雙手可能就數得完。
她在序中已明言,此集的作品有時是真實與有意識的虛構混合的產物,作者大膽昭認作品混入小說家言,可不怕其真切動人遭到讀者的質疑。如〈給孔子的一封信〉,作者竟化身為不太識字的家庭主婦,藉此傳達她對能力分班與當時青年自殺問題的觀點,十分細膩真實,可見她的確紮實的在各種社會階層間細膩觀察,認真生活在當中,才能有如此精準的呈現。
她將整本散文集區分五輯,每輯都有不同的處理題材,或哀悼城市景觀的倏忽即變,或傷感長輩、摯友之逝,或描繪親戚女兒之可愛,或刻劃各個階層的喜怒哀樂,篇長通常不長,都能曲盡其妙而不覺做作或艱澀。其交會點即是活色生香與陰暗冷漠,文明與傳統同冶於一爐的台北盆地。在序中,她以「殘脂與剩墨」形容之,我覺得非常生動貼切。
2. 黃國峻《盲目的注視》
對黃國峻這個名字,相信許多人都挺熟悉的。高中時還算不上走進文學這廣袤園地的我,也因導師徵媽發給大家一篇洪蘭痛心責怪他自殺的文章,而對他印象深刻。他的老爸黃春明,國文課不提,好歹台灣史也會附帶一筆「鄉土小說健將」的大名。
現在我對他的自殺,以至於自殺的看法,又不太一樣了……暫且不表。
他的作品,這本是我第一個認識的開端。
當中的某些作品,改寫了我們熟知的故事,如小木偶、傑克的豌豆、龜兔賽跑、美女與野獸,甚至是蝙蝠俠與小丑也被拿來「解構」一番,還有我們並不熟知的男島和女島的傳說--這倒是出自於我們熟知的《馬可波羅遊記》。有些故事除了用作者自己的詮釋,解惑了童話的「然後呢」,似乎沒有承載什麼深刻的東西,或許是受限篇幅吧?此集最後一篇〈神界傳奇〉敘說架空的神界因一顆神果引發的鬥爭,熱熱鬧鬧一陣後,好像也意義不明的結束了。當中較長的作品如寫男女島因劇變而衰亡的〈盲目的注視〉,就頗見黃國峻說故事的能力。全篇沒有什麼對話,單憑敘述就將人心和傳統從單純到腐敗的過程,寫得既不動聲色又驚心動魄。題目取的很好,我就是衝著這個題目才借這本書的。
相較起來,我更喜歡不意圖翻寫前人故事的其他作品。〈一隻貓頭鷹與他〉的情節像是卡夫卡〈蛻變〉的開頭,同樣寫出都市人的冷漠與疏離。〈天花板的介入〉讓我看得十分緩慢,甚至看了一部分還得重看一遍,因為黃國峻在此篇的語法特別像翻譯小說,還是我們一般以為硬套進中文外衣的那種,然而細細讀來,可以感受到作者正是要以語言的疏離,塑造小說中的疏離。在此集的其他作品中,題材要不是架空或複寫前人的虛構,就是介於虛實之間。即使「似乎」場景是在當代,當中沒有確切的名字可以指出人物的時空所在,亦可窺見冷漠、隔絕的格調籠罩整本書,當中的人物常常隔著什麼,或是門,或是一望無際的海洋,恐懼踏出,卻又「盲目的注視」著外頭,這會不會即是作者的心靈狀態呢?
3. 阿嘉莎.克莉絲蒂《麥金堤太太之死》、《藏書室的陌生人》、《殺人一瞬間》
克嬸大部分作品長得挺像的,所以一併介紹。
《麥金堤太太之死》屬白羅系列,一樣是千迴百轉,人物生動,人人有嫌疑各個沒把握,結局也算有意外性,只是這本書的好看點反而不在推理,而是白羅與裡頭的許多鄉村住民的相處場面,都十分讓人感到歡樂。
《藏書室的陌生人》、《殺人一瞬間》屬瑪波系列。許多人喜歡白羅勝於瑪波,因為前者節奏通常比較明快,不過我倒是也挺喜歡後者維多利亞式的鄉村步調。一如這個系列的特色,沒什麼好推理的,精采的還是在人物的互動,以及瑪波對人性的洞察。兩本都有一定的水準,不過前者兇手比較能推理出來,算具備公平性,後者完全就是要看瑪波可怕的直覺了。
4. 古遠清《留得枯荷聽雨聲——詩詞的魅力》
簡單明瞭的介紹詩詞的美感來源與模式,舉例數量剛好也夠準確,我覺得是挺不錯的詩詞鑑賞入門書,不過既然說是入門,只要詩詞根柢有中文系理論上具有的水準,倒是可以直接更上一層樓,挑更難一點的書了。
1. 簡媜《胭脂盆地》
讀畢此集,再次為簡媜多采多變的散文姿態感到驚佩。《水問》以降的穠麗詞藻我們知之甚詳,然而她的文筆也能因應文章需求而俚俗、老辣與深情款款,並且依照每本書預定的主題而使整本書有風格接近統一的書寫風貌,當代台灣散文家能具備如此廣大的守備範圍的,我想一雙手可能就數得完。
她在序中已明言,此集的作品有時是真實與有意識的虛構混合的產物,作者大膽昭認作品混入小說家言,可不怕其真切動人遭到讀者的質疑。如〈給孔子的一封信〉,作者竟化身為不太識字的家庭主婦,藉此傳達她對能力分班與當時青年自殺問題的觀點,十分細膩真實,可見她的確紮實的在各種社會階層間細膩觀察,認真生活在當中,才能有如此精準的呈現。
她將整本散文集區分五輯,每輯都有不同的處理題材,或哀悼城市景觀的倏忽即變,或傷感長輩、摯友之逝,或描繪親戚女兒之可愛,或刻劃各個階層的喜怒哀樂,篇長通常不長,都能曲盡其妙而不覺做作或艱澀。其交會點即是活色生香與陰暗冷漠,文明與傳統同冶於一爐的台北盆地。在序中,她以「殘脂與剩墨」形容之,我覺得非常生動貼切。
2. 黃國峻《盲目的注視》
對黃國峻這個名字,相信許多人都挺熟悉的。高中時還算不上走進文學這廣袤園地的我,也因導師徵媽發給大家一篇洪蘭痛心責怪他自殺的文章,而對他印象深刻。他的老爸黃春明,國文課不提,好歹台灣史也會附帶一筆「鄉土小說健將」的大名。
現在我對他的自殺,以至於自殺的看法,又不太一樣了……暫且不表。
他的作品,這本是我第一個認識的開端。
當中的某些作品,改寫了我們熟知的故事,如小木偶、傑克的豌豆、龜兔賽跑、美女與野獸,甚至是蝙蝠俠與小丑也被拿來「解構」一番,還有我們並不熟知的男島和女島的傳說--這倒是出自於我們熟知的《馬可波羅遊記》。有些故事除了用作者自己的詮釋,解惑了童話的「然後呢」,似乎沒有承載什麼深刻的東西,或許是受限篇幅吧?此集最後一篇〈神界傳奇〉敘說架空的神界因一顆神果引發的鬥爭,熱熱鬧鬧一陣後,好像也意義不明的結束了。當中較長的作品如寫男女島因劇變而衰亡的〈盲目的注視〉,就頗見黃國峻說故事的能力。全篇沒有什麼對話,單憑敘述就將人心和傳統從單純到腐敗的過程,寫得既不動聲色又驚心動魄。題目取的很好,我就是衝著這個題目才借這本書的。
相較起來,我更喜歡不意圖翻寫前人故事的其他作品。〈一隻貓頭鷹與他〉的情節像是卡夫卡〈蛻變〉的開頭,同樣寫出都市人的冷漠與疏離。〈天花板的介入〉讓我看得十分緩慢,甚至看了一部分還得重看一遍,因為黃國峻在此篇的語法特別像翻譯小說,還是我們一般以為硬套進中文外衣的那種,然而細細讀來,可以感受到作者正是要以語言的疏離,塑造小說中的疏離。在此集的其他作品中,題材要不是架空或複寫前人的虛構,就是介於虛實之間。即使「似乎」場景是在當代,當中沒有確切的名字可以指出人物的時空所在,亦可窺見冷漠、隔絕的格調籠罩整本書,當中的人物常常隔著什麼,或是門,或是一望無際的海洋,恐懼踏出,卻又「盲目的注視」著外頭,這會不會即是作者的心靈狀態呢?
3. 阿嘉莎.克莉絲蒂《麥金堤太太之死》、《藏書室的陌生人》、《殺人一瞬間》
克嬸大部分作品長得挺像的,所以一併介紹。
《麥金堤太太之死》屬白羅系列,一樣是千迴百轉,人物生動,人人有嫌疑各個沒把握,結局也算有意外性,只是這本書的好看點反而不在推理,而是白羅與裡頭的許多鄉村住民的相處場面,都十分讓人感到歡樂。
《藏書室的陌生人》、《殺人一瞬間》屬瑪波系列。許多人喜歡白羅勝於瑪波,因為前者節奏通常比較明快,不過我倒是也挺喜歡後者維多利亞式的鄉村步調。一如這個系列的特色,沒什麼好推理的,精采的還是在人物的互動,以及瑪波對人性的洞察。兩本都有一定的水準,不過前者兇手比較能推理出來,算具備公平性,後者完全就是要看瑪波可怕的直覺了。
4. 古遠清《留得枯荷聽雨聲——詩詞的魅力》
簡單明瞭的介紹詩詞的美感來源與模式,舉例數量剛好也夠準確,我覺得是挺不錯的詩詞鑑賞入門書,不過既然說是入門,只要詩詞根柢有中文系理論上具有的水準,倒是可以直接更上一層樓,挑更難一點的書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