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你對我說,我的文字讓你感到「有點悲傷卻充滿力量」時,也許你不會知道,那對我是多麼大的肯定。

  我曾經當眾哭泣,僅僅為了文字的拙劣不堪,且無顏為他們出庭辯護,說穿了不過是嫉妒,嫉妒別人有辦法振振有詞指責貶低自己作品的所謂「誤讀」。漸漸的我才了解,拙劣的不(只)是文字,是心心念念於一小塊區域來肯定的,那顆軟弱的心靈。來自於作家、強者、文學獎、重要選集的青睞,固然是十分動聽的掌聲,然而無論掌聲是來自於哪一種人的雙手,只要發自真心,都該一一珍惜牢記,因為不管文字在哪個層面影響了他人,或多或少都傳達了一份真實的力量,即使所立之言無法不朽,那些力量或許將成為他們生命當中的一點一滴,即使慢慢乾涸了,水痕還會在。

  我很喜歡莊鑫奇的臉書動態,他的文字總像是在對你傾訴,一則則平凡而不凡的故事,說得真誠而深情,也確實吸引至少數十個關注他發文,不忘按讚的讀者/臉友。他們當中有多少是熱愛文學閱讀,或是擅長寫作的人呢?他們也許會說,或只能說:「我好喜歡你的文字。」「你的文字好溫暖。」或者單單只是按個讚,說不出個所以然,然而不管對於作者還是讀者,擁有、獲得這些也就夠了,不是嗎?

  岔個話。我曾問過S,為什麼後來在輕痰讀書會都很少再發表對文本的感想?她答,除了比較少時間讀完文本外,也是因為愈來愈覺得自己講得沒有很好,因此愈來愈沉默。我跟她說,分析或許有深有淺,有精準有粗枝大葉,可是說到對於文學的感動,我相信從來沒有高下之分,只要發自真心,眼淚依然可以不因其廉價而喪失密度。可是,我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有用了,消音最終導致了消失,據說那是勇往直前的巨輪底下必要的犧牲,我們只是自己沒看準,擋在軌道上自以為烈士,然而悵然若失卻也是真實情緒,且不單單只是我一人而已……說得太遠了。多少人在迷上寫得更好的作品時,便決定棄絕那曾經深深著迷,現在看來已變得不怎麼樣的作品的幼稚過去,但我並不這樣想。童話故事總是簡單得近乎公式化,長大後的我們對王子與公主終成眷屬的萬年結局嗤之以鼻,但有必要否認當時閱讀中產生的一幕幕驚詫、屏息、恐懼與愉悅嗎?

  拉雜說了以上這些,不是要寬宥自己不管是在創作還是在閱讀上的粗疏。在文學本體的意義上,我仍然追求深入與精準,不管創作意識如何純粹,創作的精進與否,只取決於經語言藝術錘鍊後的情思能否精緻且動人,事實上我仍不能不在意、追求「動聽的掌聲」,仍對自己文字的笨拙無味耿耿於懷(這完全是真心話,要落井下石說的確我的文字就是差勁,我也沒什麼好反駁)。那麼,既然心知肚明自己到什麼層次,為什麼要說這些怎麼看都像藉口的話語?我只是想要提醒自己,不要輕看了身邊任何一個人的肯定。如果一味追求更普遍性的名聲,只怕還未攀上頂峰,先流失了那些曾在山腳下同行的友人。我自知腳力不強,也並未真的為了登山而冒險犯難(即使我多麼喜歡宣稱自己喜歡文學與創作),但我身邊仍有一些同樣仰望頂峰的樂山人,已經沒什麼可再要求的了。

  當然,文字若沒有讀者,雖生也猶死(若你有上過你崇拜的棟樑老師的文概,一定知道讀者是文學概論不能忽略的一環)。親愛的F老師曾對我說:「你真難得,可以不在意掌聲。」怎麼可能會不在意呢?我大概也不會以「不在意掌聲」自許,因為要維持這種假象實在太困難了,還不如老實坦承。記得幾年前常常丟給朋友自己的作品,他總說一定會看,實際上卻常常沒空,我不免黯然神傷:大概是自己的作品真的很差吧?即使是朋友也不願意看呀!我跟容易看出在意掌聲的人的差別可能只在於,我沒那個勇氣與臉皮,衝去抓住一個個冷漠走過的路人,塞給他們「一定要看見我」的傳單罷了。然而,相較於過去,我或許是稍微坦然了,畢竟創作的路走到如今,總還是有一些讚數,一些小刊物願意收留我的孩子,一些不大的文學獎願意讓我進入決審,比起有些也許更加努力,卻也未必被看到的人來說,我已非常幸運(實在不免一直重複「幸運」這兩個字,但一時也想不到有什麼替代詞語)。

  有時候,過度的自卑,會無視甚至抹煞了他人的關愛,進而由哀生怨,由怨生恨,幸虧總會有像你一般鼓勵的眼光,讓我不至於陷入這場惡性循環,也許偶爾仍不免自傷,但還是能很有力量的走下去。「總是要正視自己的軟弱和有限才能進化成更好的人吧?」這是你說的,也是我文字裡不會丟掉的寄託。

  (20140122發表於臉書,0304修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十分秋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