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姿>
我以花之姿待妳
淡淡清香的探視不著痕跡
妳似聞非聞
早已在更高的枝上盤曲
我不若巨樹的雄偉之姿
卻燃以清晨的寒露贈妳清芬
終究以花之姿望妳
望妳
卻不趨前賞妳
我以花之姿再待妳
拾起巨木落下的葉審視
驚覺自己的迂
如晴空灑下的淚雨
笨拙直立
燃不盡任一掬雨絲
點點成暈的雨滴滴
畫起了羞赧的花容
映出參天的樹木
黑去了一方水漥
終究以花之姿拜別妳
拜別妳
卻不在廢土中挖一方墓地
青鳥飛過
我的清香也散去了
散去
不亂一絲漣漪
http://www.wretch.cc/blog/r316/13526802
作者介紹:
蘇子齊,號呱呱、老人、梳整齊,筆名蘇寒、文山墨客。本系達百人斬第一人。專情,單身,不煙不酒,無不良嗜好,欲娶者請洽其主庭瑄公主。長於新詩,詩風起初多詠史之作,中國風濃厚,近作筆調清新可感。近來亦開始涉獵散文,以詩為洪爐鍛句煉字,潛力無限。其個人名片有詳細介紹,亦曾仿作<五柳先生傳>為文自畫(http://www.wretch.cc/blog/r316/12977951)。
飄羽曰:
第一次遇到蘇子齊,是在我的留言板上。
我是你未來政大中文同學蘇子齊:)以後請多多指教啦~~
板主回覆:為啥會知道我啊?
後來我到他的留言板看,發現有個知識極淵博的人跟他相「留」甚歡,什麼叔本華啦,稽康的聲無哀樂論啦都出爐了(那兩個我只在中國和世界文化史聽過),我暗暗納罕:政大中文系果然臥虎藏龍。
與他相處久了,漸漸發現他真是個不折不扣的文青:有豐厚的文史功底、有多采多姿的文筆、有一顆易感而善良的心靈。
正如他<細流>一詩所說,他是屬於內斂,甚至婉約的一派,「靜靜 悄悄 默默 潺潺」。他是條小心翼翼的河,迂迴蜿蜒,只為找尋那片屬於他的汪洋。
孟子說,要讀一個人的作品,要先「論其世」,所以我想對他的詩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先要對他的人有所認識;相反的,從他的作品,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他纖細易搖的心草。他如他自稱的真誠,是用心與真在寫作的。
我原本徘徊於這首詩與散文<犯罪>之間,畢竟我新詩之爛自己點來看就一目了然,雖然我很愛對我那愛寫新詩的學弟說三道四,可是對我的平輩,而在文學上是我的師輩呢?不過考慮良久,還是覺得這首詩最能展現他的人格特質,也是他那麼多首「少產」的詩當中我最喜歡的,因此還是獻醜一番了。
這首詩出現的「人物」有三:我、妳、巨樹。
前兩者十分明顯,「我」暗戀著「妳」,但始終保持著一段距離,甚至不敢像那棵「開花的樹」,釋放滿滿的愛,只敢遠遠偷望,散發出若有似無的清香,怕傷了自己,更怕傷了別人,「我」對感情小心翼翼的一面可見一斑。
可是「我」為什麼不漸漸增濃自己的芬芳,而選擇漸漸將自己從「妳」的生活淡去呢?因為她「早已在更高的枝上盤曲」,枝是誰的?巨樹。她已經有心儀的對象了,而這對象至少對作者而言,是會讓他自慚形穢的,如「我不若巨樹的雄偉之姿」,「黑去了一方水漥」不僅暗示她已非作者所有,更代表他心頭的烏雲。
「我」儘管燃不盡淚,卻毅然決然的選擇放手,從停止趨前細賞的希望、望她到拜別她,儘管痛,卻絕不表露出來,只敢暗暗忍受,就是為了「不亂一絲漣漪」。到此,主角的溫柔敦厚擴大到極致。「君子有成人之美」人人會說,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詩的時間點出清晨,天氣則數次出現雨字,這烘托出「我」沁寒、溶溶的心境。「驚覺自己的迂」的「迂」字,正與上一句枯葉「腐」的意象相合,不知是否有意而為?
整首詩結構整齊,甚至還無意間押了韻。詩勢隨「花之姿」的出現而一再增強加深,整其中又有變化。到尾聲,青鳥巧囀漸行漸遠,最終消失於空中,心中漣漪也漸漸平靜。
這是作者近期詩風的代表:意象不算特別,但運用巧妙,象徵準確。寫的不過是平常事,卻情韻自出而動人。
- Dec 04 Thu 2008 20:56
積鬱深情的桃李-子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